2016年1月30日 星期六

投資如打仗 贏家是怎樣煉成的?

池某常說投資如打仗,那麼,戰場上的常勝將軍,是否最懂得投資自己的人生呢?這個念頭閃過後,池某也覺頗為有趣,坐言起行,特意查一下那些中國古代名將的“投資成果”。結果嘛,挺意外的。

公認最會打仗的,非孫武莫屬了。他那部大作《孫子兵法》,被譯為The Art of War,可見層次之高。憑著這部兵書,孫武兵帶了,官做了,名聲也賺了,而且賺大了。不過,說到打仗,孫武並沒有太多值得稱道的戰績,唯一打過的一場大仗是率吳軍打敗楚國,雖是大勝,但算不上是完勝,且孫武在戰場上也未顯露什麼鬼神莫測之能,楚軍主要是敗在兩名統帥各自為戰,互扯後腿。而孫武就憑著這一仗一書,成了人生的大贏家,贏得“兵聖”之稱。

比孫武出生晚了約一百年的吳起,是戰國初期唯一有資格與孫武相提並論者。吳起著有《吳子兵法》,在軍事理論的貢獻很大,創立了政治和軍事結合的軍事思想,又改革了兵制。戰績方面,更是比孫武優勝百倍。吳起先後效力魯、魏、楚三國,未嘗一敗,任西河郡守時為魏國拓地千里,期間與諸侯軍隊大戰76次,大勝64次,其餘不分勝負。然而吳起的歷史地位始終不及孫武,這跟他作為人生投資的輸家、不得善終,不無關係。

孫武之後孫臏又是一個孫武式的典範,這位殘疾人士為後人所樂道的,就是(教田忌)賭了三場馬,打了兩場仗,寫了一部兵書。兩場仗就是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兩仗就把戰國初期第一強國魏國打成從此抬不起頭的二流國家。兩仗之後急流勇退,也使孫臏成為如其師鬼谷子所言的“先苦後甘”人生贏家。

以戰績而論,能跟吳起相比的人不多,而白起肯定算一個。白起任秦將30多年,攻城70餘座,殲敵近百萬人,指揮了伊闕之戰、鄢郢之戰、華陽之戰、陘城之戰和長平之戰等硬仗,無一敗績。但他跟吳起一樣是人生投資的輸家,不得善終。

同樣為秦國效力,尉繚的下場比白起好得多。尉繚以一部兵書《尉繚子》傳世,據說也是以這部兵書打動秦王嬴政,當上秦國國尉,成為嬴政統一六國的幕後編劇,而這位人生投資的贏家有一點比孫武孫臏更牛,就是從沒帶兵打過仗。

與尉繚相比,韓信是另一個極端。韓信的名聲是靠扎扎實實的一仗一仗打出來的,無論帶多麼爛的兵,無論在多麼艱難的環境,無論對著多麼強勁的對手,總之,只要有仗打,他就能贏,故有自古即有“言兵莫過孫武,用兵莫過韓信”之說。不過,如吳起、白起一樣,用兵如神的長勝的將軍,總是擺脫不了成為人生投資輸家的悲劇命運,對自己在戰場上的成果,都是沒命享的。



似乎已經可以看到一個簡單的“贏家模式”了:像吳起、白起、韓信這樣,即使都是身經百戰,連續做對了一百個重大決定也沒用,只要做錯一兩個決定就會輸得徹底;相反,像孫武、孫臏、尉繚這樣,雖然很少出現在戰場,並不需要做太多決定,只要在關鍵時刻做對一兩個決定就能笑到最後了。

人生是持續的,股票等投資市場也是持續的,投資者可以選擇每一秒都做投資決定,也可以選擇守株待兔、靜待時機。何者較大機會成為贏家,顯而易見了。

巴菲特曾提出“打卡理論”,說明少作投資決定者的最終財務狀況會比濫作投資決定者為優。其拍檔“窮查理”也有一句名言,“成為贏家的方法是工作,工作,工作,再工作,並期待能夠看准幾次機會。”兩人算是英雄所見略同吧。

24 則留言:

  1. 聽了BiggerPocket的鬼佬投資者的電台節目演講,其中一樣能夠財務自由的要訣其中之一就係唔好以為可以食手上的資產的現金流就足夠,人還要不斷地工作去增加更多的財務自由老本。

    回覆刪除
    回覆
    1. 難怪巴神、查理、李超人他們自由了幾十年還在工作。

      刪除
  2. 謝謝分享!想起自己一位在03年Sars期間買樓的家人⋯有時決定做對一次,已可終身受用了。

    回覆刪除
  3. 最近做盈富回測,回報高的都是買賣次數很少,但時機很重要,而且要打大
    仗!


    回覆刪除
    回覆
    1. 呵呵。余兄,捕捉到打大仗的時機麻煩通知聲。

      刪除
  4. 池兄點出的,是為臣為將之道。為將,則受制於君,功高則震主,每一步都要小心。

    巴菲特不甘心為將(做基金經理),選擇自立門戶(自己打天下),反倒像另一善戰者:魏武曹操

    回覆刪除
    回覆
    1. 散戶兄心水清,池某打算再寫一篇小老百姓投資法,然後才寫為君的投資法。

      刪除
  5. 似乎已經可以看到一個簡單的“贏家模式”了:像吳起、白起、韓信這樣,即使都是身經百戰,連續做對了一百個重大決定也沒用,只要做錯一兩個決定就會輸得徹底;相反,像孫武、孫臏、尉繚這樣,雖然很少出現在戰場,並不需要做太多決定,只要在關鍵時刻做對一兩個決定就能笑到最後了。-----------形容得貼切

    咁江湖中的教條主義者既“贏家模式” 可以如何形容??

    回覆刪除
    回覆
    1. 教條派的模式是「精神勝利法」,跟做多少次決定沒有關係啦,總之他們認為每一個決定都是對的,暫時看起來不妙的,只是補時的時間未夠長罷了。

      刪除
  6. 他們這些軍事家有天賦的天才,而最後的結果命運掌握在做人處世態度上.
    投資亦然,知所進退,知己知彼,百戰不怠. 不過當財富權力在你面前,誰能
    輕言做到不拿取?

    回覆刪除
    回覆
    1. 高官厚祿的虛榮和「強勁現金流」,比戰場上的風險更大。

      刪除
  7. 打遍天下後,最後一場仗就是要打敗自己的心魔,放下兵權和散盡身邊幕僚,告老還鄉,以免遭走狗烹的災禍。即使用兵如神、決勝千里之外,也終究是一名將軍。

    回覆刪除
    回覆
    1. 所以真正的自由是看心境,不是看「現金流」的多少。

      刪除
  8. 來攪事的.
    也同個人的LOW PROFILE 有關, 收夠就收手, 慢慢嘆.
    唔出手唔會再輸, 重可以大大聲講野.

    講番BLOGGER, 當年市場老千晨早買左HKB (而家佢話沽左,否則?), 可以大大聲講野.
    同樣, 寫樓的, 脫苦海空有理論, 點知都不及一個歪屍公務員小卒出名.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一個Blog涉及的利益越多,可以看到的真話就越少。

      刪除
    2. Hi 70後與80後 兩個小小生意人,是說mister市場嗎?
      HKB是指匯控?
      謝謝提醒

      刪除
    3. 噢。唔係redponza兄提一下真係唔知。
      唔怪得有人分身來搞事,原來火頭咁早就捺起。

      刪除
  9. 噢,比人食了留言。。

    回覆刪除